第三十九章 第一节 新一轮“海纳百川”
各学部、各年段、各班级从学生考卷中统计分数的时候,西山学校迎来了2006年暑假,新学年的招生工作在西山学校大面积铺开。
总校长张文彬在招生工作会议上强调:招生工作不仅要加强电视、电台、画册、户外广告等宣传,而且还要重视宣传的另一面,那就是学校内部的优质环境,所有教职员工都要明确,西山学校的每一栋楼房,每一间教室和寝室,甚至于每一条道路等等都是宣传西山的窗口,每一位西山人都要爱护每一个窗口,让每一个窗口都有亮点,让每一位前来西山学校的新生和家长都能从这个窗口里看到西山学校的优质和档次,从而喜爱她,并寄希望于她。
总校长回忆起一位家长对他说起的一件事:有一年,他带着三个孩子走进一所民办学校,原计划一旦考察成功,拟于让三个孩子都到这所民办学校就读。在报名之前,他带着孩子们看校园、看食堂、看宿舍、看教室,当他走进一座教学楼时,发现有间教室极其凌乱,地上散落着七条红领巾、四个铅笔盒,且还有满地的垃圾……他皱了皱眉头,从这么个很糟糕的“窗口”上,他看到了学生的吊儿郎当,看到了教师的稀里糊涂,看到了学校很糟糕的管理。同时,也从中发现了“失望”二个字,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虽然给予他的只是小小的刺激,但让他做出的决定却是离开了这所民办学校,转向了我们西山。
这位家长离开了那所不争气的民校,三个孩子也跟着离开了。那所民校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这个损失不仅仅只是三个生源,而是一种精神面貌,真是千不该万不该呀!这位家长的“故事”讲过很久了,但他张文彬至今仍然没能忘记。为什么?因为这个“故事”对西山来说就是一面“镜子”。
作为西山人,不能不以此为戒!
古人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说得是何等的有见地,有道理!总校长在办校十几年中总结出这么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不重视细节就等于放弃成功,放弃希望。中国大地上实行改革开放的时候,看好中国的投资者一个个踏进中国的国门。曾有这么一则报道见于报端,说是一位特别注意细节的大资本家拟于以亿元投资中国某地的一家大型企业。当他前往这家企业考察的时候,他在这家企业的一堵围墙上发现贴有这么一张标语:不准随地吐痰!这位资本家把眉头“皱”到了心里。他想:作为一家大型企业,居然还为工人们随地吐痰所困扰,随地吐痰这极其恶劣的行为,是绝对不允许在大型企业里出现的。出现了就是悲剧,出现了就足以证明如此企业是难有成就的企业。作为外国投资商,怎么可以把高以亿计的金钱扔向一个没有希望的企业呢?这位外商并没有说什么,然而却在心里头把原有的投资意向来了个改弦易辙……
一条在中国大地上司空见惯的标语,竟然痛失了一个亿,这到底是哪儿跟哪儿呢?然而事实就是如此,难道国人还可以继续在细节上“一如既往”的麻木不仁下去吗?
觉醒吧,西山人,力争在每一个细节上把文章做好,做优质!
别开生面,富有启示的招生会议让所有招生人员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更新时间:2015-11-06 16:31:44 | 阅读: 次 | 编辑:张越